![]() 中国山东网·新感知2月19日讯19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情况。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滕双兴介绍,近年来,省发改委以科技创新为牵引,以能源转型为抓手,以节能降碳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力提速产业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升级,取得了积极成效。
聚力推动传统产业低碳化改造。2024年,全省压减焦化产能450万吨、炼油产能200万吨,粗钢产能沿海占比突破53%,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先进产能占比超过40%。抓过程降碳,抢抓国家设备更新政策机遇,争取超长期国债31.4亿元,支持175个企业设备更新改造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降碳量约160万吨。开展“一企一策”节能诊断,深入实施重点行业、企业节能降碳改造,助力企业年实现降碳量约800万吨。抓精准管控,新建“两高”项目实行提级审批,严格落实“五个减量或等量”替代,确保“两高”行业碳排放量只减不增。2024年“两高”行业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突破35%,超过“十四五”任务目标5个百分点。
聚力推动新兴产业高端化培育。新兴产业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升级的新引擎。构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1+1+5”规划政策体系,聚焦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八大未来产业,集中优势资源加快布局发展。在创新驱动上,每年拿出140多亿元科技资金,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国重点实验室达36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5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3%。在数字赋能上,出台人工智能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无人驾驶省级试点,提速推进200个省级数字产业重点项目,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达到49%,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在集群发展上,新认定低空经济、机器人、生物制造等10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省级以上集群达42个、规模3.5万亿元。规划建设济南、青岛、烟台未来产业先导区,15个未来产业集群产值超过3200亿元,全省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近20%。
聚力推动能源消费绿色化转型。能源转型是产业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升级的基础和前提。统筹能源安全和低碳转型,供给侧、消费侧协同发力,推动能源消费方式绿色低碳变革。坚持节约优先的能源发展战略,强化节能审查与能耗双控衔接,严格责任落实和评价考核,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十四五”前三年,山东省单位GDP能耗下降15.8%,好于国家下达的“十四五”激励目标,2024年继续保持下降态势。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先立后破优化煤电结构,推动大型清洁高效机组建设,有序推进落后小煤电机组退出和供暖燃煤锅炉清洁替代,全省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占比超过80%;同时大力提升绿色能源供给,获批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开工建设石岛湾核电,光伏发电装机连续8年稳居全国第一,新型储能规模达到717.7万千瓦,全省新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突破1.15亿千瓦,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达到48.3%,新能源利用率达97.6%,实现新增用电全部由“绿电”供应。
中国山东网记者 刘自锐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