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化工装备与仪表 > 国内新闻 > 正文内容
东营区:化工产业“智变” 奏响新质生产力进行曲
文章来源:齐鲁壹点     更新时间:2025-04-08 08:32:59
配料、出料、造粒、干燥……走进东营区化工产业园区东营宝莫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可以看到中央控制室大屏上,生产能耗、设备状态等各项数据实时跳动,工程师轻点鼠标即可精准掌控每一个生产步骤,调整客户订单的排产节奏。如此“智能”的应用场景,是东营区高端化工智能化改造的日常一景,也是工业物联网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生动注脚。
作为一家主营油气开采专用化学品生产销售、油田增产提高采收率综合技术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宝莫环境坚持走“产品+服务”的发展路线,形成了以聚丙烯酰胺系列、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等系列“拳头产品”为主的研发方向,并成功申报国家优秀成果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优质品牌等奖项。
数字化与智能化浪潮让传统制造业踏上了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新车道”。自2023年起,宝莫环境陆续投资近2400万元对年产3.5万吨丙烯酰胺、年产3.3万吨聚丙烯酰胺等3条生产线进行设备更新和智能化改造,实现了全链条、全过程智能化生产,实现了人工成本下降近22%,产量提高26%,单位产值能耗降低7%,企业整体竞争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得益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加持,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上,物料沿着管线通过控制单元精确投递到各个生产环节。“以催化水合工段为例,过去这条线大概需要12个人4班倒,现在通过自控系统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管控,1个人在自控室内就能完成整套生产装置的生产控制。”副总经理周卫东介绍。
成品库房内,一袋袋聚丙烯酰胺整齐码放,叉车正沿着预设轨道将货物精准送入物流区。20天后,经过检验、出库等流程,它们将按计划发往北美、南美等国家地区。
作为国内主要的聚丙烯酰胺生产商,宝莫环境长期致力于驱油用助剂的研究开发,针对国内各大油田矿藏条件,开发出适用于不同地层矿化度、温度的CA系列驱油助剂,产品在胜利、大庆、长庆、新疆、大港等油田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并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也正是看见了油田化学品的市场前景,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组建了40多人的研发团队,逐渐掌握了以酶工程、基因工程技术及高分子合成工程为基础,微生物连续催化法、均聚、共聚、阳离子光聚及大分子设计工程等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而年投入近2000万元的研发经费正通过生产线上的创新动能加速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随着市场的不断认可和研发工作的不断推进,宝莫环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31项发明专利,并成为清华大学、中科院油化所等高等院校的化学品实验基地。“通过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关系,建立工程硕士进修学习、共建实验室等灵活多样的培养机制,吸取和应用国内外领先技术,使公司研发团队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周卫东说。
在东营区每条智能产线都是一个跃动的创新音符,每项技术改造都是一次向产业高地的冲锋,而当这些音符汇聚成曲,便奏响了新质生产力最澎湃的进行曲。
近年来,东营区不断加快数转智改步伐,着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随着“数字化”“智能化”融入生产、管理和运营各个环节,企业产值快速增长、用工成本稳步减少,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辟出一条创新引领、高效协同的道路,园区发展能级不断提升。(大众新闻记者 孙乐佳 通讯员 彭小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