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金东工业园涉嫌隐埋化工废料相关嫌疑人因涉嫌污染环境罪被刑事拘留一事还没有完全脱离大家的视线。近日,湖南省第二批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发布公告称,目前已受理信访举报固废环境污染13件。
综合多起污染事件不难发现,目前国内不少园区在固废管理上存在着失策、失职之处。
失策,就是园区在当初的招商引资过程中,产业定位不清晰,入驻企业遴选不严格,项目产品论证不细致等,无视自身处理能力,汇集了难以处理的排放污染源,成为园区运行的沉重包袱,为日后管理埋下了巨大隐患。
失职。在一些园区看来,企业一旦入驻就成为了一家人,忽略了自己正常的职能管理。特别是对自产化工危废的企业疏于监管或无力监管,任其自行处置危废。不难想象,在这种宽松的监管环境下,不良企业的胆子会越来越大,出格行为会愈演愈烈,直至“东窗事发”。
实际上,园区与企业既是业务共同体,也是命运共同体。一毁俱毁,一荣俱荣。就在上个月,也在常州金坛区,培丰化工园区因对气味污染、污水超标排放管控不力等问题,被地方政府实施彻底关闭。
化工固废处理确实存在难度大、处理费用高的问题。因此,笔者建议,园区在招商引资的时候,一定要对自身固废处理能力全面评估,正确了解,同时组建专家队伍,对入园项目“三废”情况进行技术论证和评估,对项目废物处理做到心中有数,从源头把关,将污染扼杀在摇篮里。同时,对于已进入园区的企业和项目,园区管理者绝对不能松懈,一定要加强日常管理,定期清查台账,对固体废物处理去向进行跟踪管理,以保证园区企业的守法、守职。
亡羊补牢未为晚矣。园区只有恪守自律自重,才能杜绝失策、失职。特别是对化工危废监管,要严格监督企业交于资质公司处置,并建立健全各企业危废品种、数量、去向等台账,采取严格措施,坚决避免流入社会闲杂人员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