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生态环境再次成为热词,不仅政府工作报告五提生态七提环境,近期的各项政令举措也都旗帜鲜明地传递出我国坚持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正向纵深挺进,并给包括化工在内的各个行业和领域带来深刻变革。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已成为行业的必然选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9年,我国污染防治持续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总体改善。今年,我国将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具体看来,报告中两大看点值得行业特别关注。 第一,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报告提出,要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 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要安排部署,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空气质量稳中有进,PM2.5降幅收窄,SO2浓度持续大幅改善,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取得了突出成效。但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我国秋冬季重污染天气高发、臭氧浓度明显上升等问题依然存在。 2020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决胜之年。我国将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坚持科学、精准和依法治污,协同推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推进全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蓝天保卫战的持续深入,环保监管也将继续从严,持续推动化工等行业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倒逼产业升级,部分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也将面临新一轮的整治和洗牌。 第二,强调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报告提出,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经过努力,长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目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也已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相关部门正在谋划长江、黄河流域“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巩固提升污染治理水平,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对于化工行业而言,更要明确认识国家出台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特别是当前化工企业面临搬迁改造任务紧迫,部分位于环境敏感区的化企还需要尽快转变思想。 一是在人口密集区的企业晚搬不如早搬。企业越早转变思想,启动搬迁改造提升,就越能更早适应愈加严格的环保要求、消化环境治理成本,进而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所以,应该不等不靠,主动作为。 二是搬迁不等于污染转移。应通过搬迁改造的工艺升级和设备更新,开展全流程污染物减排、回用和治理,从源头上减少“三废”产生,实现末端治理向源头减排转变,大幅提高环保水平。 三是选好合适的落户区域。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依据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优化产业布局,特别是要避免长江、黄河周边等环境敏感区及环保不达标园区,从根本上化解因“化工围江”“化工围城”引发的再次搬迁风险。 生态环境保护是为民造福的百年大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现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5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內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再次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这对化工产业绿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契机。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全球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形势下,化工企业在坚持绿色发展方面,务必要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的战略定力,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把生态效益更好地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要通过实施清洁生产改造,加强精益管理,提升行业能效水平,减少“三废”排放;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树立一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健全绿色发展标准体系,树立绿色标杆,引领全行业提高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