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化工行业发展稳中有进,但全球经济放缓影响化工行业整体需求,环保安监趋严、中美贸易纠纷等给化工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破产业发展困局,解化工企业之忧?10月15—17日,2019中国化工产学研高峰论坛在淄博举办,来自全国化工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高层等济济一堂,围绕“聚焦绿色技术创新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助力高端化工发展”主题,剖析化工行业发展格局,探寻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据统计,今年1—7月,石油和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营业收入7.05万亿元,增长2.0%,利润总额4234.2亿元,下降16.6%”。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兼秘书长赵志平在题为《前七月行业运行情况及趋势》的报告中以一组数据展开了分析。他表示,今年前七月化工行业总体平稳,生产、消费保持增长,投资、出口平稳,效益基本稳定;但同时,行业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市场分化、成本高位运行,外部经济环境恶化。 山东是国内石油和化学工业的传统大省、强省,石油和化学工业的经济总量连续27年居全国首位。在新旧动能转换加速的今天,如何实现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眼下,山东正以一种全新眼光审视这个传统优势产业——安全环保隐患多,结构性过剩压力大,是“顶梁柱”没错,但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也带来“心头之痛”,不少技术瓶颈仍存,山东面临着由石化大省向高质量发展的跨越。 “山东是化工行业的‘领头雁’,应该探路子。每年举办‘中国化工产学研高峰论坛’的目的正是探讨企业和园区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之道,推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本届论坛承办方之一、淄博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在把脉化工产业发展现状的同时,也对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全球化学工业发展的大趋势是精细化工。精细化工占化工产品的比例已成为国家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中科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彭孝军表示,纵观国际精细化工的发展,高功能化和绿色化成为总趋势,以智能材料为标志,进入了精细化工2.0时代。 赵志平对此有着类似观点。在他看来,化工行业未来五年发展趋势为市场需求差异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以及节能减排常态化,因此,“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是‘做强传统化工、发展化工新材料’。”与此同时,他也强调,“绿色化工”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绿色技术创新是引领绿色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首次针对具体技术领域提出创新体系建设。此次论坛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绿色化工已成为实现该产业高质量发展“绕不开的路径”。 具体而言,应如何发力实现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彭孝军认为,实现高功能和绿色化的途径就是“智能化”,包括产品功能的智能化和过程智能化,这也是解决“卡脖子”智能材料的关键。 在智能化发展方面,上海华谊集团以亲身实践证明了“智能化”对“绿色化”的推动作用。上海华谊信息技术公司经理钱伽诺在论坛上介绍,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智能生产、智能巡检,既保障了生产的安全性,又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对于行业内企业的发展,与会专家也分别立足不同领域提出各自建议。 “首先要满足应用需求。”彭孝军认为,化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在面向需求的基础上,理工融合、发力源头创新。 赵志平分析,如今,企业大规模扩张产能的时代已经结束,化工企业要做到细分市场的前三,方能进可攻、退可守。这就需要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其核心在于“同质化产品低成本,差异化产品做高端”。 论坛开幕式上发布的“十大绿色化工技术”证明了近年来山东上下求索、不断创新的努力:山东理工大学毕玉遂教授团队发明的“新型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创制”技术,属国内外首创,安全绿色,将对我国氯氟烃发泡剂替代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山东省化工研究院院长冯维春研究员科研团队的“精细化学品绿色合成技术”,打破了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的瓶颈…… 为加速此类化工产业前沿核心技术顺利转移转化,论坛上,山东理工大学、厦门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多家高校和科研单位进行了前沿技术的路演。这些发力于不同细分领域的新动力,将进一步推动我省乃至全国化工行业的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 彭孝军在报告中列举出了当前我国部分智能化学产品“卡脖子”难题,比如,高纯度氟化氢等半导体、光学IT材料、柔性片基等。与会者认为,突破这些“卡脖子”技术,推动化工产业的绿色、精细化发展,离不开行业内企业与高等院所、专家之间的合作。 “产学研合作是加快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推进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十分必要。”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 事实上,近年来山东在推动化工领域产学研合作方面的探索从未停歇。早在2017年便成立了山东绿色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强化产学研合作,打造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绿色化工产业创新发展。 本次高峰论坛的举办,又一次成功搭建了山东面向全国化工产业科技交流合作平台。青岛科技大学合作发展处处长李少香教授介绍了“军民两用环保型热控节能降温涂层材料、环保型功能膜材料”,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生导师于乐教授作“中空碳基材料在能源存储与转化中的设计与合成”报告,中铝山东研究院讲解了“高端饮用水净水剂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在10月16日举行的开幕式上,青岛科技大学鲁中安全环保工程与材料研究院和中铝山东有限公司、山东省化工研究院与深圳前海耀世利金融控股集团等进行了产学研合作项目现场签约。青岛科技大学鲁中安全环保工程与材料研究院负责人认为,这些项目的签约,将进一步加深山东化工领域产学研合作,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化工产业朝着绿色、安全、智能化、精细化发展。 此外,论坛还举办了信息交流圆桌会,来自全国的百余家化工领域的高校、院所、科研单位、企业进行了互动交流,架起了共同推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合作桥梁。 “通过论坛汇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共同探讨化工产业发展中的瓶颈和问题,对推动山东省和淄博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化工园区建设,助力打造高端化工聚集区,形成一批技术水平先进、产品质量高端、管理理念一流的化工园区必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省科技厅副厅长于洪文致辞中说。 (山东省化工信息中心 孙慧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