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27日,第六届全国农药行业环保技术交流会在江苏徐州举行。来自政府职能部门、科研单位、农药厂家、环保企业的代表,就农药生产领域的“三废”治理进行了交流,达成了预防前置、自律自觉、技术升级、服从监管等共识。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行业环境政策研究室主任李晓亮表示,2018~2020年,是全国污染防治攻坚、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发力时段。环保是政府、公众、下游厂商、市场机构判断企业健康状况、发展潜力与面临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与企业成本、产品质量、利润、规模、技术先进性等因素同等重要。因此,农药企业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适应有关部门“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划清底线令行禁止,特殊时期使用重典,长短结合机制建设”的政策新变化,从而做到生存无虞。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钟华介绍,近年来,行业经过加快技术升级,淘汰落后产品,实现了快速洗牌,已从低端无序竞争向高质量发展过渡,整体环境适应性有很大提升。从规模上看,目前农药的“三废”排放总量并不大;当前大中型生产企业基本都建有车间环保处理设施,不仅避免了污染组分的大量汇集,降低了处理难度;还实现分头把关,节省了大量处置成本。但因农药“三废”尤其是废水组分复杂、处理难度大,减排和无害化处理的任务依然艰巨。对污染物采取车间预先处理,加强过程控制和鼓励循环利用应成为减排的方向。 鉴于近年来土壤污染案件频发,危险废物管控成为会议热点议题之一。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研究员刘纯新表示,危废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危废的非法跨界转移和处置设施分布不均。未来,他们在管控方式上将进一步采用信息化技术,用电子联单代替纸质危废转移联单的方式,逐步实现追踪定位;同时通过产生源系统、转移联单系统、经营许可证系统,逐步实现处置能力的智能调配。 “解决污染顽疾,需要先进环保技术的强大支撑。”瑞燃(上海)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健认为,农药生产领域的VOCs治理,应在回收环节上更多使用膜技术,并在去除环节上更多使用低温等离子、光催化技术等,不断实现由传统处理技术向新型处理技术应用的转变。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提升农药行业污染治理水平,离不开各项政策支持。浙江奇彩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楼银川介绍,催化湿式氧化(CWAO)是废水热处理技术中的代表,主要原理是在高温高压下,利用氧化剂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成为CO2和水,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但CWAO作为一项高效、广谱技术,建设一套装置就需5000万~6000万元,中小企业往往需要获得低息或贴息贷款支持才能完成引进利用。”楼银川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