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农药增效,估计绝大部分人心里浮现出的莫不是有机硅、精油之类的增效助剂。 这么想的话,其实也不算错,不过这里要说的并非仅仅局限于桶混助剂,而是抛开配方助剂与桶混助剂的概念,切切实实的琢磨一下农药增效的根源。 一般来说,对于农药增效有迫切需求的莫过于杀虫剂、杀螨剂、除草剂等几种,相比之下杀菌剂对于增效需求只有寥寥几种病害,这里就一笔带过了。 再回过头来说增效方式,一般人们常见或者说经常听到的无非是展着、渗透,再多一点就是润湿,这是行业内多数人,乃至多数产品经理的认知。当然,直接具备杀虫杀螨活性的那些所谓助剂就不提了哈! 事实上真的只有这些增效方式吗?不尽然,只不过是我们平时在应用过程中并没怎么注意罢了。而且,并非所有的增效都是需要展着渗透,或者说很多时候渗透性并不能达到我们所想要的增效效果。 就拿自己做过的一些试验来说,主要是红蜘蛛与蓟马,初始想的也是提高渗透性,从而使药剂渗透红蜘蛛卵壳与包裹蓟马的花瓣。结果却是出乎意料,提高渗透性以后,药剂本身对红蜘蛛卵的杀伤效果大大降低了,而蓟马试验不仅没有增效,反倒出了几次药害。 那么,渗透方向的增效是不是就真的是错的呢? 不一定,这仅仅是笔者自己做的部分实验而已,在其他方面也是有成功案例的。例如,在打蚧壳虫与水稻钻心虫的时候,能不能渗透对效果确实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最直观的就是死与没死。 再回过头说说在红蜘蛛身上碰壁的事。发现渗透起不到想要的效果以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在雨后初晴,叶片雨水即将消退完全时打药,药效与持效期达到了非常不错的满意度,而且那个配方还是经过多次试验,马上就放弃的。 是不是因为空气湿度大,叶片保湿、药液滞留时间长,而导致药效发挥比较好呢? 怀着疑问,又做了一批保湿润湿性好的配方出来,一经试验,效果确实有长足的改进,理论貌似验证成功了。 这个保湿润湿代表的根本原因是? 其实还是有效成分的吸收利用问题。那么,杀螨剂不都是触杀吗?即便是号称内吸性好的单甲脒、双甲脒也都是触杀! 在这里,不排除很多人对触杀的认知依然在接触死亡这一层级,如果真的如此简单,那不跟拿刀子杀猪一样了,又何来抗性一说呢? 其实甭管是杀虫剂还是除草剂,即便是触杀药剂,也是需要先被吸收才能起效的,更何况本身就是内吸传导型药剂呢。看似仅仅是保湿性好,其实是大大延长了药物吸收时间,更别提能够保湿的助剂体系,还都能够增强粘附性,不管是针对昆虫还是植物,这不就很好理解了吗? 除草剂试验近来是做的少了,不过可以触类旁通一下,就拿同属于植物的青苔(也可以说苔藓)来说。现下柑橘市场上最为流行的青苔助剂,这东西就属于先要被青苔吸收,才能够发挥杀灭效果的,也正是由于这种特性,导致其在低温时青苔生理活性降低,吸收缓慢,见效也就慢,高温时药液挥发快,来不及吸收,水分就蒸发了,效果也不理想。但是就在这两种情况下,笔者做过增强粘附性与保湿性的实验,虽然高低温需求不一样,但是不约而同的有了不错的增效。 刚刚又说到了植物自身生理活动这一块,不知道有没有人想到另外的增效方向呢? 即通过加快植物自身生理活动,包括吸收、传导、蒸腾等等作用,促进对药液的吸收呢?其实行业早就在应用了,利用芸苔素混配除草剂增效,不也是一直在使用吗?怎么提到增效,又将之抛诸脑后了呢? 还有,我们都知道混药的时候,不能够跟强酸强碱药剂混用,也知道混用碱性水质会降低药效,难道不能换个方向思考?水质呈碱性,难道仅仅是不用?就不能加点醋、水杨酸之类的,将碱性中和掉?不降低药效,不也相当于增效吗? 说到这里,有人肯定已经开始犯嘀咕,说了半天,好像展布性没啥用啊! 那肯定不是啊!现在的农药多以悬浮剂、水乳剂等环保剂型为主,还有诸如水分散、干悬浮等等剂型。诚然,这些剂型足够环保,但在很多方面也降低了药效,原因是什么呢?就是降低了粘附性与展布性,尤其是面对芋头、大葱、洋葱等叶片表面张力极低的作物,还有猕猴桃、大豆等带有绒毛的作物,通过降低表面张力带来的展布性(铺展性)就尤其重要了。 现在,再仔细想一下,增效方向找对了吗?关于增效方面的东西,就说到这里了,笔者才疏学浅,能够了解到的只有这些,欢迎有识之士多多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