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直报员供求信息会员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材料 > 国内新闻 > 正文内容
重大突破!二氧化碳变石油产品已量产
文章来源:未知     更新时间:2018-11-21 14:40:04

 塑料几乎是引起环境污染最严重的一类合成材料。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塑料垃圾污染由来已久。早在十年前,“白色污染”的治理就成为学界和产业界关注的重要议题。

  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屡屡有可降解合成材料见诸报端。

  石油和生物质是制造生物降解材料的两个主要原料。

  利用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技术,可以合成制备生物降解高分子的特殊单体原料,如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醇等,再经过聚合技术可以合成生物降解聚酯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完全生物降解,我们常用的饮料瓶PET材料和聚酯衬衫却不能生物降解。

  能达到与塑料制品的廉价、好塑型、不易产生细菌、不易发霉、不易发潮的相同功能的可降解材料存在吗?有没有完全可降解的技术?

  答案是:有。技术上,能达到塑料同样功能的可降解材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近日,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传来好消息!

  该所研究员王献红团队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历时二十年时间实现了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的工业化生产。

  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元凶”,但又是一种低成本碳资源,以其为原料可以合成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降解产物对环境无污染,而且生产成本较低。

  自1997年起,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就开始布局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

  合成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材料原理上并不难,难点在于如何研发高活性催化剂合成出高分子量二氧化碳基塑料,并通过低成本改性让这种物质达到最优性质。

  通过与多个企业开展技术合作,经过反复试验,团队于2014年完成了性能优良的高分子量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工业化工艺设计。该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支持,获得美国专利2件、日本专利1件、中国发明专利27件,形成了完善的自主知识产权。

  目前,该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已经实现量产,工业化生产能力达年产5万吨,可用于制备塑料袋、快递包装等。

  王献红表示会加大力度进行市场化推广,如果工业化规模达到年产30万吨,成本会进一步降低。

  同时,用这种材料制成的地膜,已经过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连续4年覆膜试验,有望为解决农田地膜残留污染提供新突破口。

  2018年以来,研发团队继续努力,该团队已为全国5000亩农田“穿”上了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农用地膜,目前农田试验效果良好。

  一组数据感知非石油制塑料产品技术的重要性——

  一份2014年的数据,据统计,中国每天用掉约30亿个塑料袋,而每生产1吨塑料,需耗3吨石油。

  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了68%,据能源局数据统计,10月份,中国生产原油1609万吨进口原油4080万吨

  谈谈碳捕捉和封存技术——

  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可以合成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如要实现大规模应用,需掌握碳捕捉和封存技术。碳捕捉和封存技术(CCS)是所有低碳能源和工业未来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技术。

  碳捕捉和封存技术于2014年10月首次大规模应用在加拿大萨斯克彻温省边界大坝发电站。美国电力行业也在2016年至2017年间启动了两次大规模二氧化碳捕获项目,分别是在密西西比州肯珀县和德克萨斯州。

  在碳捕获封存项目的规模方面,目前全球正在运行或在建的有22个大型项目,总捕获量每年达到4000万吨二氧化碳,项目涵盖了如气体加工、电力、肥料、炼铁、制氢(精炼)和化工等许多行业。这些项目主要位于北美地区,大部分被捕获的二氧化碳被驱油封存,展现出碳捕获封存技术的可行性。

  纵观各国发展,日本政府正在与业内技术提供者共同寻找合适的封存地点并审核测试碳捕获封存项目的经济可行性;韩国政府的碳捕获封存计划包含在特定成本范围内开展大型碳捕获封存展示项目及后续的商业碳捕获封存部署项目;澳大利亚“戈尔工二氧化碳注入项目”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深层含盐层注入项目;中东目前已有两个大型碳捕获封存项目,主要集中在沙特阿拉伯、阿布达比。

  2007年,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就启动了煤化工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等重大研究项目。在2013年,延长石油与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院(GCCSI)签订了“中澳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一体化国际合作示范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完成36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装置可行性论证,并进入设计阶段。

  碳捕获封存技术是唯一能够大量减少工业流程温室气体排放的手段,并且是电力行业去碳化的关键技术。相比二氧化碳捕获封存成本,虽然二氧化碳的运输成本较低,但支持大规模碳捕获封存部署所需的二氧化碳运输基础设施投资将非常巨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