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产业资金、人才、技术高度密集,其研发水平、产业化规模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体上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关键材料还没得到根本解决,整体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如何优化产业创新发展体系,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新材料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就成为了关键。
“工信部、科技部正着力构建六大新材料协同创新重点平台,其中包括生产应用示范平台、测试评价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参数库平台、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中试平台。目前中试平台尚未启动,还在调研中。”12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常国武处长在“2018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上发言时表示,构建协同创新的重点平台正是为了解决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评价体系分散,应用推广难以及信息无法共享等关键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常国武 新材料产业体系建设是重中之重
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制造业强国都强烈依赖于新材料产业,近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17年我国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了3.3万亿元,较2016年增长30%。我国新材料产业正逐步走向自主创新、协同发展的道路。然而也应看到我国新材料产业依然处于跟踪模仿的产业化初级阶段。新材料产业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2011年师昌绪院士等建议启动新材料产业体系建设和新材料专项,2013年,师昌绪院士发表了《关于建设我国“新材料产业体系”的思考》,其中提出我国的新材料产业发展存在重要材料空白、已有材料品质不能满足需求、新材料研发装备落后、材料生产工艺环境代价高等问题,建立新材料产业体系是问题的解决之道。
此后我国新材料产业的体系建设走上了快车道。
2017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研究编制了《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常国武表示,指南部署了九项重点任务,其中一项就是强化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常国武表示,健全我国新材料产业体系的总体思路是以提升新材料保障能力作为出发点,把建设十大体系作为着力点,把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作为关键点。
据常国武介绍,这十大体系包括协同创新体系,供需对接体系,技术装备体系、测试评价体系、标准规范体系、统计监测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知识产权体系、产业结构布局和产业环境生态体系。
新材料产业体系规划正稳步推进
2016年12与23日,国务院正式成立了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2017年2月28日,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举行成立大会。
常国武介绍说,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开展的具体工作包括建立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构建协同创新的重点平台,群策群力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常国武说道,在工作机制方面,领导小组以新材料年度工作手册为抓手,加强协调推动各部门、各方面在新材料产业工作上形成合力。同时还制定了2018年新材料产业重点规划体系图、2018年度重点计划、资金、政策体系图和2018年度重点品种工作推进图。
据常国武介绍,2018年度重点工作推进图提出要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国防科技工业重大需求,以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温合金、石墨烯、航空航天铝材、稀土永磁材料、等为重点领域,统筹各成员单位、地方、全行业等各方面力量,从研发、产业化、推广应用、平台建设、专项政策等方面制定工作计划,提出年度工作目标,力争在重点环节取得突破并形成一批年度标志性成果。
常国武表示,针对新材料检测评价水平不高、能力不足、忙闲不均的现状,工信部等部位正着力推进新材料测试平台的建设,未来将形成一个主中心、10个左右行业中心和10个左右区域中心。
针对推动企业完成研究开发到实现应用合一关键而惊险的“一跃”,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新材料产业要从传统材料开发应用模式向生产应用平台模式转换。”常国武表示,建设中的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平台包括了政务信息服务系统模块、行业知识服务系统模块、仪器设施共享方系统模块、科技成果转化系统模块、供需对接服务系统模块和其他资源服务系统模块。
其中供需对接服务系统模块要提供自动匹配、智能推荐的一站式供需对接服务解决方案,同时建设新材料电子商务系统模块。
“要做好新材料产业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加强宏观管理。”常国武表示,下一步将梳理编制新材料产业重点产品目录、重点企业目录、《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发展指南》,同时汇编《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年度报告》,同时将推动建立产业联盟和协会等新材料产业发展支撑服务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