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 1月21日,“科技盛典——中央电视台2017年度科技创新人物颁奖典礼”在央视播出,揭晓了2017年度科技创新人物及团队,为广大观众奉献了一场聚集当今中国顶尖科学家和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盛宴。
2017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是:陈天石陈云霁兄弟、王泽山、姚檀栋、朱锐、马晶、苏权科、付巧妹、陈和生、常进、何晓顺、黄大年。2017年度科技创新团队是: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技术研究团队、中国科学院深渊科考队、高速铁路技术攻关组。
2017年是值得载入史册的一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也为科技界指明了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广大科技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里特别指出的,2017年“科技创新成果捷报频传”,“我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
“科技盛典——中央电视台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推选活动”由中央电视台、中科院共同发起,联合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同举办,聚焦年度中国科技领域的重大创新成果,推选出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科技创新人物(团队)”。
2017年度科技创新人物(团队)情况简介:
陈天石陈云霁兄弟
研制了国际上首个深度学习处理器寒武纪,引领了该领域的学术发展;将寒武纪应用到华为旗舰手机Mate10中,使先进智能技术普惠千家万户;孵化了国际上首个智能芯片独角兽创业公司寒武纪公司。
2017年11月6日,寒武纪发布了3款新品,能耗比大幅超越当年的全球首款商用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寒武纪1A,适用范围覆盖了图像识别、安防监控、智能驾驶、无人机、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各个重点应用领域;还发布了两款面向云端的寒武纪高性能智能处理器芯片,以及专门为用户打造的寒武纪人工智能系统软件,全面支撑端云一体的智能处理,这意味着,基于寒武纪软硬件平台,人工智能产业界将构建一个完整的、基于底层自主指令集的智能新生态。
王泽山
发展火炸药理论,出版著作15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另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7项(第一完成人)培养大批高层次人才,形成产学研研究群体,推进我国火炸药发展进程。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年1月8日举行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王泽山院士获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姚檀栋
长期从事青藏高原冰川与环境研究,荣获2017年维加奖。他的研究揭示西风和季风相互作用是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区域差异的主要驱动力;他组织撰写的《西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报告为西藏自治区推进2015-2030生态屏障建设规划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他发起的第三极环境(TPE)国际计划,促进国际青藏高原研究领域的深度交流;他作为首席科学家牵头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对推动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将产生重要影响。
朱锐
成功研制出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产品,实现总销售额近4000万元,远销海内外;此外研制出国内首台临床用介入式光学相干断层影像系统,打破该产品的进口垄断,从而实现该高端影像设备的国产化,降低医疗成本和费用;已经进入医疗器械注册的临床阶段,预计于2019年初获得产品注册证书,有望成为国内首家成功获得产品注册证的介入类OCT影像系统。
马晶
率先开展了我国卫星光通信研究。26年的坚守和执着,2011年率领团队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低轨卫星星地激光通信试验,2017年又成功进行了国际首次同步轨道与地面双向每秒5G高速激光通信,为建立我国空间激光高速实时信息网络奠定了工程和技术基础,使我国卫星光通信研究领域在短短二十余年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苏权科
主持港珠澳大桥技术论证和工程方案研究,创新品质规划、工业化建设理念,带领团队在跨海通道建设领域,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成套技术成果,创造了中国标准与中国桥梁新品牌。
付巧妹
破译了最古老的现代人基因组,发现了欧洲人的蓝色眼睛出现的时间在大概4万年前;开发捕获DNA技术,从中国4万年化石中获得世界首例早期现代人核DNA,相关学术论文在《自然》《科学》等国际期刊上发布二十几篇,2016年,《自然》杂志将其评为中国十大科学之星之一。
2017年10月12日,《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杂志发表了首次针对中国古人类的基因组研究成果,中、德联合科研团队从出土于北京房山田园洞、距今4万年前的一具男性个体化石上,成功提取了全基因组。这不仅是第一个中国地区古人的基因组数据,也是整个东亚目前最为古老的人类基因组数据。付巧妹是该项研究的主要完成人之一。
陈和生
成功领导了我国两项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和中国散裂中子源,使我国加速器和探测器技术实现重大跨越发展。对撞机主要性能提高了100倍,是此前世界纪录的14倍,获得重大物理成果。
常进
创新发展了宇宙线电子探测的新技术方法,研制出国际上性能优异的电子、伽玛空间探测器。作为首席科学家负责设计、研制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首批四颗科学实验卫星首发星),关键技术指标世界领先,“悟空”于2015年12月17日成功发射并工作正常,实现了我国天文卫星零的突破。“悟空”卫星成功获得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首批科学成果于2017年11月30日在《Nature》杂志上发表。
何晓顺
2017年世界首创“无缺血”肝移植术,破解了移植器官缺血损伤这一世界性难题;创建器官捐献支撑技术体系,推动我国器官移植成功转型;突破多器官移植技术难关,实现了其从临床尝试到常规应用的跨越,提高了我国器官移植的整体水平。
黄大年
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在地球深部探测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影响重大,意义深远。
2017年5月26日,中央中宣部追授黄大年同志获“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技术研究团队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千公里级的星地量子通信,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国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通过总技术验收。所构建的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使得我国的量子通信研究水平全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中科院深渊科考队
中科院深渊科考队在马里亚纳海沟海域的万米深渊科考中实现了我国在国际深海领域地震探测、水下滑翔机下潜、深海采样等多个方面的重大突破。表明了中国科学家在深渊科考领域进行开创性科研工作的能力。
高速铁路技术攻关组
高速铁路技术攻关组构建了复杂地质、气候和运营环境下的高铁建造技术、装备制造技术、优质高效运行技术和安全保障技术,创建了高铁理论体系,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解决了世界上长大距离高铁持续运行速度超越的重大科学问题,为中国高铁2.2万公里建成运用和安全正点运送69亿人次提供了技术支撑,自主研发的“复兴号”动车组已在京沪高铁时速350公里运营,保持世界最高运营速度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