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直报员供求信息会员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材料 > 行业动态 > 正文内容
厦门大学侯旭团队在弹性体高分子膜基材料微流控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文章来源:未知     更新时间:2018-02-28 11:12:59

 柔性微流控系统由于其可伸展/弯曲,通过与人体皮肤表面直接接触,可用于便携式可穿戴电子设备,为生命体征提供重要的参数。然而,由于柔性微流控系统复杂的制备工艺和基底材料的限制等巨大的技术挑战,是制约其应用的重要问题。同时,制备动态的且孔径可控的微流控系统仍然具有挑战。

   

据悉,厦门大学侯旭课题组研究人员,展示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制备柔性可拉伸的高分子弹性体微通道。他们选择一种高柔韧性和高粘附力的高分子材料,不仅可封装微流体通道,而且可以利用激光刻蚀等技术,在其表面制备各种复杂的微通道图案,作为重要的基底材料,制备出了多维度弹性体微通道,且孔径尺寸可以动态调控。这种弹性体微通道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可在未来传感应用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侯旭教授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多尺度孔道材料的研究,通过与包括材料设计、理论计算、器件制备等十余个国际实验室的密切合作,展示了一个从界面物理和材料化学研究纳米孔道智能门控的独特方法,近年来在膜科学(Small, 2018, 1703283; ACS Nano, 2018, DOI: 10.1021/acsnano.7b07923)、多尺度孔道材料(Adv. Mater., 2016, 28, 7049-7064)、仿生微流控(Nat. Rev. Mater., 2017, 2, 17016; Chin. Chem. Lett., 2017, 28, 1131-1134; Acta. Phy. Sin., 2016, 65, 178301)以及智能材料方面(Sci. Adv., 2018, DOI: 10.1126/sciadv.aao6724; Nat. Commun. 2018, DOI:10.1038/s41467-018-03194-z)做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