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直报员供求信息会员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材料 > 行业动态 > 正文内容
中国产业园区未来十大发展趋势
文章来源:未知     更新时间:2018-06-13 09:29:07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产业园区的未来发展,必然要适应我国战略转型的要求,认清园区发展方向和趋势是做好园区长远发展规划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有效推动园区发展和升级。

 

趋势一:园区的战略转型和升级

 

中国园区经济虽只有二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但却是每隔几年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以科技园区为例,自2001年以来,国家科技部提出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发展战略,掀起了国家高新区的“二次创业”浪潮,也将我国科技园区发展带上一个新的高度。

 

广西贺州旺高工业区(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

 

通过开展服务升级、招商升级、质量升级、设施升级、循环升级、网络升级、党建升级等“七大升级行动”,全力推动其碳酸钙产业做强做优。

 

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现有产业园区突破自身存在的问题,向更高目标转型升级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总体看,我国园区经济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即使是发展较为成功的中关村科技园、张江高科技园等,在产业孵化、技术创新、世界级产品创制等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

 

近年来,我国园区发展方式正在出现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如增长方式由注重规模向更加注重发展质量转变、资源配置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化发展转变、产业结构由以制造业为主向制造业和专业服务业相结合转变、环境建设由相对注重硬环境向更加注重软环境转变……可以说,大部分现有产业园区在未来发展中都需要面对这样的课题。

 

而相对现有园区的战略转型升级,新的园区规划建设也呈现了新的趋势。在各地区可建设用地日益稀缺的情况下,一些小型的园区业态正在不断涌现出来,一些大型产业园区也纷纷建设园中园、专业园等不同形式的小型园区,“小的即是美的”,小型园区正焕发出蓬勃的经济活力。

 

趋势二:园区产业的“瘦身”、“增高”

 

成本领先的土地招商模式,曾主导了中国早期的园区经济发展,随着各类产业园区遍地开花,产业定位同质化、产业招商盲目化的现象越发明显,很多产业园区都存在着“有企业无产业”、“产业点高面低”的产业困境,园区的产业集群效应并不显着。

 

 

硅产业一直是东海县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也是东海县重点扶持和鼓励的产业。近几年来,随着东海县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全县硅材料产业发展迅速。目前,东海县硅材料产业产值达550亿元,形成了高纯晶体硅、石英玻璃制品、新型电光源、高纯硅微粉、高纯压电晶体五条完整的产业链,“十三五”末硅材料产业可达千亿规模。

 

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战略的大背景下,推动产业提质升级是园区“二次创业”的根本。结合我们这几年对园区经济发展的观察,园区产业的变革可以总结为两个词——“瘦身”和“增高”。

 

“瘦身”主要体现在产业门类上,就像很多成功企业进行业务重组或聚焦一样,现在很多园区都需要进行产业整合,结合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和产业发展动向,对园区现有产业进行“整理、优化、升级”,确立园区的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链经济。

 

“增高”主要体现在产业提升上,对于不同的园区,由于其发展情况不同,产业提升的方向也有所差异。

 

从目前绝大数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来看,传统产业在园区经济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这些园区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任务。

 

另一方面,园区产业“增高”可以借助产业融合,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构筑园区产业“微笑曲线”,提升园区产业链的竞争力。

 

产业融合发展是园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趋势,是园区产业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特征。

 

趋势三:产业园区走向综合城区

 

我国的产业园区多设在城市的偏远郊区,在早期发展中多以优惠的政策和低廉的土地成本,吸引企业投资和集聚,然后,再通过企业提供就业机会导入人口。这种发展模式,常常与生活配套服务不足相伴生,从而出现了企业员工白天入园、晚上回城的“鬼城”现象。

 

 

江苏盱眙通过引进包括中科院在内的20余家科研团队,构建平台、升级技术,催生了数十家凹凸棒石研发、生产、加工高科技企业,把凹凸棒石加工从矿物材料升级至纳米材料,相关产品应用从吸附剂、黏结剂、催化剂、抗菌剂等领域,拓宽至空气净化、建材、医药、3D打印、日化洗护、颜料等产品领域,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

 

随着产业园区的演化和发展,园区承载的功能日益多元化,大量城市要素和生产活动在区内并存聚集,从而推动了产业园区的城市化进程,园区经济与城区经济逐渐走向融合。

 

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一些产业园区主动谋求战略转型,从单一生产型的园区,逐渐规划发展成为集生产与生活于一体的新型城市。

 

随着园区经济实力和创新活力的增强,园区作为城市空间发展中的增长极,可将自身的优势向城区传递,园区与城区在资金、市场、技术、人才、科研成果等方面的联系日益密切,互动越来越频繁,于是就承载起了新的城市职能。

 

如一些“小园区经济”以科技社区、创新社区的形态,通过产业聚集、人才聚集和企业家交流,逐渐成为了城市空间中的新地标、新节点。

 

面对园区经济走向城区经济、产业园区走向综合城区的发展趋势,地方政府应摒弃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运营模式,以“产城融合”的理念系统策划、规划、管理、开发、运作产业园区(产业新城)。

 

趋势四:园区开发/产业地产商的崛起

 

在我国早期的园区开发中,政府主导的园区开发公司一直扮演着园区开发“市场”的绝对主角。这时的园区开发公司虽采取公司化机制,但更多附属于政府管委会,在园区开发中也主要是进行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

 

 

湘潭生态环保(海泡石)科技园是湘潭产业集团与天易经开区共同打造的重点特色产业项目,目前已入围工信部、国开行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试点项目,项目总规划1344亩,分三期进行建设:第一期建设周期为2017年-2019年,规划用地面积约408亩,预计投资9亿元,产值11亿元。主要建设海泡石研究院、高纯海泡石生产线、重金属污染治理剂生产线、海泡石功能壁材车间、海泡石交易中心等项目。

 

随着我国园区经济的发展,标准化厂房、创业大厦、孵化器、产业综合体等产业地产逐步兴起,使得园区开发已不仅仅是招商引资的载体,产业地产开发和运营本身就成了一种房地产业务,造就了众多的产业房地产商。其中也不乏一些误打误撞闯进“行业”中的产业投资者或房地产开发商,不知不觉地成了“园区开发商”,致力于园区开发业务,并在市场的洗礼中逐步成长起来。

 

近年来,在我国的产业园区开发建设中,市场化的园区开发商正在成为一个活跃的群体。

 

作为国际上一个成熟产业门类,作为国内一个新兴产业,园区开发产业方兴未艾。可以预见,未来的中国,政府主导的园区开发商、国际园区开发商、本土园区开发商等都将会活跃在“园区开发”行业。

 

趋势五:产业招商的精细化运作

 

产业招商是园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其成败直接影响园区经济的发展水平。从我国产业园区的招商引资模式看,基本经历了“优惠政策主导”阶段、“投资环境主导”阶段到“产业环境主导”阶段,园区软环境建设越来越成为产业招商的重要砝码。

 

 

△凤阳宁国现代产业园依托产业园区丰富的石灰石、石英石等矿产资源,园区以硅产业为核心,吸引了包括台玻、凤玻、确成硅化、联塑侨裕、横店赛吉元、晶源等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硅基产业集群。目前,凤阳宁国现代产业园内拥有世界最大的单体玻璃生产线、最大的单体“白碳黑”生产线、最大的硅酸钙板生产线。

 

产业招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产业规划、政策体系、招商接洽、项目入驻、运营扶持等诸多环节,涉及招商参与部门的权责和利益设计。

 

目前的很多园区招商模式还停留在点式突破的“游击战”,个人激励强、项目导入快,但招商体系不健全、整体营销力度不足,不利于未来园区产业集群的发展。

 

产业招商的精细化运作关键在于两点,一是精准定位,明确产业客商类型,建立产业项目信息库,进行定向式招商;

 

二是系统运作,围绕产业招商构建全方位的服务能力,细化产业项目招商的流程和规范,使整个招商工作更具系统性和有序性。

 

趋势六:园区的品牌化和“连锁经营”


美国“硅谷”,是世界一流园区的典型代表。论起品牌知名度,没有哪一个园区可与“硅谷”相提并论。“硅谷”的企业、产业、风险投资、创新文化无不打上了强势的品牌烙印。

 

 

上天梯非金属矿管理区内有丰富的珍珠岩、膨润土、沸石、含碱玻璃原料等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为8.67亿吨,其中珍珠岩1.27亿吨,膨润土6.3亿吨,沸石6000万吨,含碱玻璃原料5000万吨。其储量、品味、易开采条件均居“亚洲第一”。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4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8.7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15.96亿元、增加值27.35亿元。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1.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7平方公里,入驻精深加工企业80余家,初步形成了采矿-制砂-膨胀(玻化微珠)-精深加工产品较为完善的珍珠岩产业链条,产业布局高度集中,集群效应日益凸显。

 

世界上品牌园区绝不止“硅谷”一家,英国剑桥科学园、日本筑波科学城、新加坡裕廊工业区、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等都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功园区,品牌效应不容小觑。

 

国内也不乏成功运作的产业园区,像中关村科技区、张江高科技园、漕河泾开发区等历经多年打造,在国内建立了较大的品牌知名度,目前这些园区受制于土地资源限制,都在积极运作“飞地”园区,走上品牌输出之路。

在园区经济“泛滥”的今天,“软实力”已经成为打造园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筹码。因为园区经济的发展光有数量和规模还不行,还必须有质量和品牌,一个精品园区的单位产出不知要高出一般园区单位产出的多少倍。

 

创精品园区,建品牌园区,已成为各地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园区的品牌化运作需要精耕细作,绝不仅仅只是个营销的过程,它需要有内涵支撑。

 

园区的品牌建设,其实从园区规划启动之初就已开始。我们可以将园区品牌细化为环境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品牌、服务品牌、文化品牌等,特别是服务品牌和文化品牌,更需要做精、做深、做出特色。

 

趋势七:产业资本战略推动园区战略

 

资金问题是园区开发绕不开的问题,也经常会成为园区开发的难题。园区开发具有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报期长的特点,从土地开发、物业开发到产业孵化、产业扶持,园区开发的全过程都离不开资金的推动。

 

 

建平县膨润土科技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45平方公里,横跨沙海镇和青峰山镇,包括核心区和加工区。园区膨润土产量初步探明2.5亿吨,远景储量5亿吨,被誉为“中国膨润土之乡”。目前,园区拥有企业59家,已建成面积2平方公里,拥有从业人数3000多人,拥有资产总额近20亿元,具有年产膨润土产品350万吨以上产能。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园区开发在资金运用方面不断出现新的模式。在园区开发方面,除了银行贷款、财政拨款、BOT、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等传统融资模式,主力银行贷款、信托融资、基建基金、股权私募基金、融资租赁等新模式相继出现。

 

在产业孵化和产业扶持方面,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资金模式,如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科技银行、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等等,在园区开发中能否形成多样化的融资体系,已成为园区产业集聚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推动园区的发展,很多园区开发商也定位为产业投资商,以较少的资金撬动更多的社会化资金形成一个大资金池,以土地入股、物业入股、产业投资基金等多种形式投资园区企业,从而形成了资本运作-园区开发-产业集聚之间的良性循环,在这里资本运作成为园区开发的撬动杠杆。

 

在中国,大量资金分散在民间,无法发挥规模效应已是不争的事实。当前,产业园区运作日趋市场化,民间资本作为一个巨大的资源宝藏,将是推动新一轮园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支撑。除民间资本外,中国园区开发的这块市场蛋糕也正在吸引着国外各种资金的关注。

 

在今天的园区开发建设中,有效地玩转资本魔方,对加速园区开发建设进程变得越来越重要。

 

趋势八:从招商引资到招商引“智”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立和培育,主要依赖于知识和智力资源。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智力资源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恰当的智力资源的引进,其价值往往超过单纯的投资项目。

 

 

鸡西市规划建设了恒山区和麻山区2个石墨产业园,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现已开发6平方公里;规划总投资65.22亿元,已完成投资30.53亿元。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11户。

 

我们看到,很多产业园区在关注“招商引资”的同时,也在关注“引智招商”,积极吸引科研院所、科学家工作室、博士后工作站等落户园区。

 

近两年,在国家和地方“千人计划”推动下,各地园区纷纷出台针对性政策措施,加入到海外留学人才的争夺战中。只有强化了招才引智,才能实现资金、技术、项目管理的立体带动。

 

随着园区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人力资源在园区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的主要驱动力就是批量人才的集聚,如生物医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

 

而批量人才的集聚,需要构建完善的人才服务环境,涉及到人才导入、人才培训和人才维护等系统性的策略安排。

 

未来的园区发展应更加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工作,通过招商引“智”手段的创新,吸引园区所需要的高端人才,促进人才资源的集聚与开发,从而为新兴产业培育和园区产业升级提供动力,实现园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趋势九:公共服务平台成为竞争利器

 

早期的园区发展,多以园区硬环境建设为主,受制于财力有限和认识局限,较少涉及产业开发和培育。从园区层面看,对产业的引导主要体现在招商引资上,对产业的扶持主要体现在优惠政策上。

 

 

天柱工业园区钡化工产业园规划用地2100亩,主要以重晶石加工为重点,力争用5-10年的时间把钡盐产业培育成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把天柱工业园区打造成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钡盐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和交易中心。

 

随着园区经济的深化发展,园区开发已逐渐从孤立的房产开发走向综合的产业开发,从片面的硬环境建设走向全方位的产业培育,在打造一流硬环境的同时,开始重视园区文化氛围、创新机制、公共服务等软环境的建设。

 

其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日益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已被提上园区工作日程。

 

在我国,中关村科技园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做了最早探索,张江高科也较早在园区开发运营商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服务集成商的定位。

 

今天,在日益激烈的园区竞争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园区经营者在积极推动公共服务平台的规划和建设。

 

人才服务平台、创业培训平台、风险投资平台、公共技术平台、技术交易平台等等字眼,经常见之于地方政府的各种年度计划、总结报告中。

 

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一般是植根于园区企业的经营价值链上,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群的薄弱环节,如融资、技术、设备、市场、人才等等。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好,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也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开拓市场,从而增加企业经营效益,有效地提升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趋势十:园区政策措施的创新空间

 

扩大政策是园区经济发展的起点。自我国实行改革开发以来,政府已颁布了一系列支持经济特区、开发区和高新区建设的特殊政策,极大地激发了经济特区、开发区和高新区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江西广丰县黑滑石产业园区规划占地4000亩。广丰方正黑滑石工业基地总投资20多亿元,可以形成年产80万吨各种黑滑石粉体材料产能的粉体材料生产基地。二期、三期工程建成后,该产业园区将逐步成为千亿级别的县域经济重要支柱。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针对园区的优惠政策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产业园区的外部政策环境逐步趋同。园区政策措施的设计,更多是在一样的政策大环境下,就园区内部能够控制的领域进行精细化设计。

 

好像园区政策措施的发挥空间变小了,其实不然,随着我国逐步兑现WTO承诺,社会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将全面、深入地展开,这将会为园区政策措施设计提供更大的创新空间。

近年来,我国相继推出来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或区域试点,包括区域发展规划、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及各种各样的改革试点,里面包含着很多创新的机会,如产业投资基金、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科技银行、金融仓库、合同能源管理、排污权交易、保税物流园区等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