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高性能造纸法无石棉纤维密封材料,在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示范生产车间下线,标志着这一制造业的基础原材料不再依赖进口。 纤维密封材料是制造各种发动机、车辆和机械装备的一种基础零部件材料,主要用于石油、化工、医药等工业生产过程设备、压力容器、管道系统等的密封连接。然而,我国密封材料的产品质量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其中高端造纸法无石棉密封材料一度被国外产品垄断。 “纤维密封材料包括石棉纤维产品、无石棉纤维产品两大类。”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密封材料事业部总经理庄金风介绍说,石棉纤维物美价廉,曾经是制造纤维密封材料的不二选择。后来由于石棉纤维对于人类健康的危害被逐步认识,发达国家逐渐禁止其使用,然而我国纤维密封材料的绝大部分仍为石棉纤维产品和辊压法产品。 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制造技术的落后。庄金风介绍,纤维复合密封材料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种,即辊压法和造纸法。辊压法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甲苯、汽油等易燃易爆的有机溶剂为生产介质,不仅安全性差,还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生产效率较低。而采用造纸法生产无石棉密封材料则无需使用有机溶剂,成本低、污染小、效率高。“这种方法在国外已实现规模化、连续化生产,在我国一直没有突破该项技术的关键瓶颈。以冰箱压缩机为例,其80%的零部件已经国产化,但一个小小的垫片材料——高端纤维密封材料,还完全依赖进口。”庄金风说。 针对生产密封材料的痛点,作为“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非石棉纤维复合密封材料开发及产业化示范”课题负责人,庄金风带领团队针对设计、工艺、配料一一发起攻关,成功开发出高性能造纸法无石棉纤维密封材料。经专家鉴定,这种高性能造纸法无石棉纤维密封材料的产品质量和制造技术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以取代进口同类产品和国产辊压法石棉产品,进而广泛应用于各类发动机的密封。 据庄金风介绍,课题组目前已成功开发并生产销售包括通用型、高密型、超密型、专用型、耐热型和售后型共六大类20多个无石棉密封材料新产品,可用作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变速箱、空气压缩机、制冷设备的密封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