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兰州化工研究中心聚丙烯车用料系列化开发 “在经过近十年的艰苦攻关,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兰州化工研究中心联合兰州石化等开发出SP179、SP13A、SP18I、EP531N、EP533N、EP508N等6个市场急需的聚丙烯车用料专用牌号,逐步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用料生产技术平台。截至目前,兰州石化累计生产了20余万吨聚丙烯车用料,为中国石油聚烯烃业务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贡献。”近日,兰州化工研究中心专家杨世元介绍说。 要降低机动车所造成的尾气污染和能源消耗,减重是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之一。汽车每减重1%,油耗可减少0.7%,碳排放可降低0.3%~0.5%。与相同结构性能的钢材相比,使用塑料和复合材料可使汽车部件减重35%左右,塑料产品被大量运用机动车辆之上。但是车用塑料产品种类繁多又会给回收再利用造成很大困难。目前,汽车所用的塑料仍有10余种之多,约占汽车自重8%以上的塑料材料无法回收。因此,车用塑料的单一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车用聚丙烯基础树脂大都为中高端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开发难度大,技术转让受限,需要自主研发。该中心科研团队瞄准高端产品市场,把“三高二低”(即高流动、高模量、高冲击、低气味、低VOCs)系列产品作为攻关目标。 针对高氢调敏感性优、高立构规整控制能力、良好共聚能力的催化剂体系的开发难点,科研人员基于Zigler-Natta催化剂的配位聚合理论,通过大量的模试及中试研究,解决了Zigler-Natta催化剂体系固有的氢调敏感性与立构规整性之间的矛盾,同时基于良好共聚能力内给电子体主催化剂开发,为刚韧平衡性良好的高熔指共聚产品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通过剖析聚丙烯产品气味及VOCs来源,他们开发出低气味、低VOCs系列车用聚丙烯平台技术,生产的车用聚丙烯系列产品气味等级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EP531N产品是高熔指、高冲击(韧性)抗冲共聚聚丙烯产品,此前尚无在Spheripol-Ⅱ双环管单气相釜工艺开发此类产品的先例。科研人员从主催化剂的孔道结构着手,将高氢调敏感性外给电子体结合在聚合工艺上,突破了专利商的技术壁垒,成功生产出EP531N产品。 EP533N是高熔指兼顾良好刚性和韧性的抗冲共聚聚丙烯产品。科研人员通过复配外给电子体研究及工艺优化,解决了产品刚性与加工性能之间的矛盾。该产品获得国内三大汽车改性企业认可,为大规模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 EP508N是超高熔指、高刚性的抗冲共聚聚丙烯产品。科研人员通过高立构规整性内外给电子体研究,经过4年攻关,产品中试技术于今年10月在兰州石化实现了工业转化,首次试生产EP508N产品,性能达到国内同类产品水平,填补了产品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