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人造树叶 黑暗条件下仍能光合作用
近日,浙江农林大学生物质能源材料研究团队首创新型储能人造树叶,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后,可以把多余的太阳能储存,在黑暗条件或极端环境条件下继续释放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工作”温度在-20℃到120℃之间。 此前,各国研发的各种人造树叶,仅能在光敏剂和牺牲剂共同参与下发生氧化或还原半反应,反应速率缓慢且反应体系复杂,阻碍了人造树叶的应用。新型人造树叶通过充分发挥纤维素定向电子传递作用与多金属氧酸盐电子储存的功能,在光照的条件下可以实现电荷快速分离、电荷储存与生物质能源高效转化。日前,研究团队的相关研究成果《双功能多酸基人造树叶通过定向电子传递促进光合作用全反应》(“Difunctional POM-based artificial leaf with directed charge transfer to promote photosynthetic overall reaction” )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化学工程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 浙江农林大学生物质能源材料研究团队成员 卜康:失败率是非常高的,因为不同的温度、湿度都会影响人造树叶成膜的耐用性。这都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摸索,才能使它达到最佳的塑形效果,从而实现它的功能化。 新技术将应对能源储存危机 助推绿色农业发展 人造树叶能源转化技术是近年来一种新型能源生产储存技术,此前的能源储存主要集中在化学品方面的转化,而将太阳能储存在人造树叶中,实现按需转化的案例较少。新技术研发后,可以广泛应用在沙漠植树、海上森林建设、绿色农业等场景,提高太阳能的利用转化率,以应对当前能源储存方面的挑战,助推绿色能源发展。 浙江农林大学生物质能源材料研究团队成员 李华丰:我们的技术解决了自然植物光合作用受太阳光强度变化的影响,这项技术未来将会应用在绿色农业上,在不使用任何农药的条件下,提高植物的产量,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以此为人民创造更大的价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