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材料 > 行业动态 > 正文内容
206项专利+8项国家级项目:达州凭什么制定玄武岩纤维“行业标准”?
文章来源:贤集网     更新时间:2025-04-11 15:08:05
在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玄武岩纤维凭借其独特性能,逐渐崭露头角。4月8日,在四川达州举办的2025年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新标准、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大会上,东南大学和达州高新区管委会联合发布的《2024年玄武岩纤维及复合材料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犹如为行业发展点亮了一盏明灯,深度剖析了该产业在国内国际的发展现状、技术瓶颈及未来走向。



一、全球产业蓬勃发展,达州凭资源优势谋篇布局



在全球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玄武岩纤维产业正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据东南大学和达州高新区管委会联合发布的《2024年玄武岩纤维及复合材料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玄武岩纤维产量一路高歌猛进,中国更是在这场产业发展竞赛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玄武岩纤维生产的中流砥柱,去年全球超六成的玄武岩纤维产自中国。



2024年,全球玄武岩纤维年产能达到50万吨,产量为8万吨,而我国产能占比颇高,达30万吨,产量也有5万吨之多。从终端使用形式的市场占比来看,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占据主导,份额超过58%;从终端使用行业维度分析,建筑与基础设施、汽车及运输领域平分秋色,各自占据34%的份额,成为该产业的主要应用方向。



当下,玄武岩纤维及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持续拓展,其性能及环保优势日益凸显。在土木工程领域,短切玄武岩纤维应用于沥青路面,如同为路面注入了一剂“强化针”,能显著提升路面在高低温环境下的抗车辙、抗裂及耐疲劳性能,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在航空航天领域,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用于无人机与航空器结构材料,不仅可有效提升防辐射和抗干扰能力,为飞行器的安全飞行保驾护航,还能大幅降低自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行业发展注入全新活力。与此同时,业内对玄武岩纤维的关注度持续攀升,从玄武岩纤维及BFRP(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论文数量的大幅增长便可见一斑,其中土建交通领域的研究热度在众多领域中居高不下,吸引着大量科研力量投身其中。



在全球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达州凭借自身丰富的玄武岩自然资源,在玄武岩产业发展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已被纳入全省玄武岩纤维产业“一体三翼”战略布局。达州市委、市政府对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予以高度重视,将其列为“3 + 3 + N”现代产业集群中的3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进行重点培育。



2025年1月,经市委、市政府审批同意,四川振兴玄武岩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通过整合四川炬原、航天拓达、四众公司国有股权,全力构建全国首个集“矿料探采—原丝生产—科技创新—标准编制—产业招引—制品生产—检验检测—推广应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平台。



这一平台的搭建,犹如为达州玄武岩纤维产业装上了强劲的“引擎”,为其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望在全球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一席之地,推动达州从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加速转变。



二、全产业链优势凸显



四川炬原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瞪羚企业和四川省第一批链主企业,在原丝生产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龙头引领作用。2024年12月,其玄武岩纤维万吨池窑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单窑年产能5000吨,成为目前全国产能最大的单条纯玄武岩纤维池窑生产线。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该生产线运用了数字孪生技术,是全国首座数智化纯玄武岩纤维池窑生产线,为行业生产模式创新树立了典范。



在科技研发技术检测领域,达州拥有众多科研创新平台,包括四川省玄武岩纤维重点实验室、四川省玄武岩纤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市级专家(院士)工作站、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其中,四川省玄武岩纤维重点实验室积极联合四川大学、东南大学、江南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文理学院等高校,以及中国船舶702所、铁道科学研究院、舟山海洋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共同开展玄武岩纤维制品的创新研发工作。



截至目前,已获批玄武岩纤维产业相关专利206项,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并且正全力争创玄武岩纤维国家级检测中心,不断提升自身在行业内的科研实力与话语权。



达州新材料产业园在产业招引和后制品生产方面成果斐然,已成功引进航天拓达、衡耀科技、科润汇鑫等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生产企业22家,在全国率先完成全产业链布局。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市政设施、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医疗设备、电力设施、水利工程、文体教学、环保装备、乡村振兴等众多领域,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技术工艺领域,达州积极参与并主导多项标准的编制工作。参与编制了《水泥混凝土和砂浆用玄武岩纤维短切纤维》国家标准1项,《非金属化工设备玄武岩纤维增强塑料管道及管件》《非金属化工设备玄武岩纤维增强塑料贮罐》行业标准2项,以及《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管道工程技术标准》地方标准1项。



同时,牵头完成《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步道板》行业标准编制工作,并制定了首个川渝地方标准《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管道工程应用技术标准》(DBJ51/T 256 - 2024)。这些标准的制定,不仅规范了行业生产,也为达州在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中赢得了更多的主动权和行业话语权。



三、突破瓶颈,展望未来



尽管玄武岩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报告》也指出,目前仍面临诸多挑战。在技术层面,需进一步加强玄武岩矿石筛选和均质化技术等原料预处理技术,提升纤维成型技术水平等;在市场方面,玄武岩纤维价格介于碳纤维和玻璃纤维之间,成本竞争力不足,且与玻璃纤维应用场景重合度高,缺乏特色应用场景和针对不同行业的设计应用标准。



对此,《报告》建议,下一步应着力研发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改性技术,提升产品性能与稳定性;针对不同行业开发新的复合材料制品,满足差异化需求;编制行业标准,促进制品覆盖更多应用领域。四川振兴玄武岩新材料有限公司也将在高模量玄武岩纤维原料及成型工艺、玄武岩复合材料连接性与稳定性,以及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在轻量化、替代性等方面与业界伙伴展开深入研发合作。



展望未来,达州玄武岩纤维产业将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全产业链布局,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拓展市场应用,在全球玄武岩纤维产业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续写辉煌篇章,为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达州力量。

原文链接: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72512.html
来源:贤集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