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原油价格上涨驱动、欧美苯乙烯装置因极寒天气等不可抗力、以及装置集中检修等多重因素影响,多家大厂发布涨价函。化工品一片涨势,是否说明新的行业景气周期即将到来,这一观点并未得到业内人士认同。 万华产品最高上涨15000元/吨 受原油价格上涨驱动、欧美苯乙烯装置因极寒天气等不可抗力、以及装置集中检修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苯乙烯、MMA、BA、EHA、HDI、BDO等绝大部分化工原料供应量明显缩减,价格持续暴涨,并且供应持续紧张。这给我司的水性产品成本和供应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司在持续承担原料价格上涨压力的同时,不得不对工业用水性产品价格进行调整,具体如下: 丙烯酸乳液,价格上调1000-1500元/吨; 羟丙分散体,价格上调1500-2500元/吨; 水性固化剂,价格上调10000-15000元/吨; 水性PU树脂,价格上调1000-1500元/吨; 以上涨价即日生效! 原料紧缺、暴涨,全线飘红 原料紧缺,已经蔓延到各行各业。各类化工大厂停产卖厂、原料紧缺的情况加剧,报价不断刷新,预计2021年的金三银四或将翻涨一倍。 根据市场监测,自2月1日至今,大宗榜共有71个产品上涨,其中18个产品上涨超过20%!涨幅前三位为:1,4-丁二醇(84.74%),正丁醇(71.48%),异辛醇(53.87%)。 巴斯夫、陶氏等大厂陆续涨价 前有延迟交货,后有涨价跟进。 化工市场涨价幅度完全超乎市场预期! 巴斯夫、陶氏、帝斯曼等大厂纷纷带头持续涨价! 巴斯夫:旗下化工品全线调涨!最高涨3086元/吨! 全球化工大哥巴斯夫在生产受损,物流受阻等各种原因下,已经开启了旗下化工品的全线涨价大门! MDI 自2021年2月15日或合同允许时间起,巴斯夫公司将提高Lupranate聚合MDI产品和聚合MDI混合物的价格,涨幅为0.20美元/磅(折合人民币约3086元/吨);巴斯夫公司还将提高Lupranate纯MDI产品和纯MDI混合物的价格,涨幅为0.10美元/磅(折合人民币约1543元/吨)。 TDI、多元醇 自2021年2月15日起生效,或在合同允许的情况下,巴斯夫公司将所有Lupranate®TDI产品的价格提高0.11美元/磅(折合人民币约1697元/吨),所有Pluracol®多元醇产品的价格提高0.14美元/磅(折合人民币约1697元/吨)。 可生物降解化合物ecovio® 2月16日,巴斯夫宣布调涨其经认证的可生物降解化合物ecovio®在欧洲的价格: ecovio®F:+350欧元/吨(折合人民币约2725元/吨,下同) ecovio®M:+350欧元/吨 ecovio®T::+ 350欧元/吨 陶氏:装置停产影响或超预期! 陶氏化学位于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的部分生产装置已关停,但该公司未具体说明。陶氏在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的业务包括位于德克萨斯州弗里波特的联合装置,其包括三套产能合计达320万吨/年的裂解装置,两套产能合计达55.2万吨/年的低密度聚乙烯装置和18.6万吨/年的高密度聚乙烯装置。陶氏在得克萨斯州锡德里夫特的联合装置包括49万吨/年的LLDPE装置和39万吨/年的高密度聚乙烯装置。陶氏在2月16日的一封信中告诉南美客户,该公司正在评估霜冻对聚乙烯装置的影响。公司称:“我们知道我们供应各种产品的能力可能受到影响。” 2月18日宣布位于得克萨斯州迪尔帕克、弗里波特、德克萨斯城和贝波特以及路易斯安那州哈恩维尔和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的多种中间化学品生产遭遇不可抗力。产品包括醋酸乙烯单体(VA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冰川甲基丙烯酸(GMA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丙烯酸丁酯(BA)等。 自2021年2月15日起或合同允许时间起,陶氏化学公司将代表其自身及其适用的合并子公司提高北美地区所有等级和包装类型的以下MDI产品的价格,涨幅如下:(折合人民币约2725元/吨) 自2021年2月15日或合同允许时间起,陶氏化学公司将代表其自身及其适用的合并子公司提高北美所有等级和包装类型的以下多元醇产品,涨幅如下:(折合人民币约1543元/吨)。 帝斯曼:调涨15% 2月15日,皇家帝斯曼宣布将其Dyneema®和Trosar™ÙHMWPE产品的全球价格平均上调15%,自2021年3月1日起生效。 塞拉尼:调涨1000元/吨 2月1日,塞拉尼斯宣布调涨LCP液晶聚合物在亚洲的价格,调涨1美元/kg,自2021年3月1日起生效。 多重因素叠加作用 多家研究机构认为,原油价格上涨成为支撑化工品价格上涨的主因,两者呈现正相关趋势。数据显示,布伦特原油期货今年以来涨幅达19.7%;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今年以来涨幅达20%。醋酸、乙二醇、草甘膦、化纤、尿素等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 “总体来看是多重因素导致的此轮化学品价格上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市场与信息部主任祝昉指出,此轮化学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包含油价元素在内,共有三重: 第一重因素就是油价上涨带动下游产品上涨。近期油价从40多美元一路攀升至60多美元,下游产品价格也会随之上涨。 第二重因素是市场供求。不少涨价产品的供求关系属于相对平衡状态,因为产能不是很充足,所以其供需平衡的脆弱程度较大,更容易受下游需求影响出现价格波动。而下游需求的确也在好转。祝昉谈到,在下游终端产品大量出口的带动下,不少原料、助剂价格攀升。 第三重因素则是近几年大宗产品营业利润率在下滑,不少投资者退出,当下游需求上升,原料价格也即被拉涨。 一位中化集团的专家表示,这一轮化工涨价虽与油价有关,但是更多还与疫情有关。海外疫情反复导致部分海外化工装置停产,这一部分产能转移到了国内。国内化工产品的海外订单需求提升,拉动化工原材料需求,众多化工品价格均明显上涨。 新景气周期言之过早 化工品一片涨势,是否说明新的行业景气周期即将到来,这一观点并未得到业内人士认同。 中石化的一位专家表示,从节前开始化工品涨价,是综合因素影响所致,比如油价上涨、国内政策宽松,需求复苏,内循环向良性发展、以及季节等因素都起到了促涨作用。 专家认为,上一轮石化行业景气周期是2016~2019年,按照正常的周期一般是3~4年重回景气周期,因此,现在说石化行业进入新的一轮景气周期言之尚早。化工品涨价的短期行为能够继续还要综合国内、国外需求复苏情况而定。 祝昉认为,尽管价格有所好转,但国内大宗产品仍然处于过剩状态。“连续出现两次工业品PPI低于消费品CPI,第一个周期有54个月的负增长,第二个周期(到去年12月)是26个月的正增长,但PPI低于CPI的情况仍然没能扭转过来,也就是说原料向终端传递依然存在着困难。” 祝昉判断,化学品价格短期内应该走好,但长期绝对是过剩的。从景气周期的说法来看,祝昉表示,在多年去产能、调结构的高质量发展举措下,行业不再像过去那么明显地出现景气周期,但价格轮动是会有的。这一轮涨价潮不能看作是一种长期行为,但化工的确在逐渐走好,2020年尽管各行各业都很困难,但是化工营业利润率却高于2019年。此外,CPI已现下行走势,工业品有向好迹象。对于未来,祝昉认为要解决的是过剩的问题。中央提出的“双循环”很有深意,在拉动化学品内需方面未来有增长点,通过这种方法解决过剩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