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直报员供求信息会员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材料 > 市场分析 > 正文内容
GGII:2019年中国三元材料调研
文章来源:未知     更新时间:2019-04-22 16:33:51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锂电三元正极材料市场规模达263亿元,同比增长52.9%;出货量13.68万吨,同比增长57%。

  2018年三元材料出货量、市场规模持续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有:

  (1)2018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产量100.75万辆,同比增长82.65%。乘用车带动33.09GWh的新增动力电池装机量,其中三元电池在乘用车中的应用占比达到83%,较2017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这直接拉动三元正极材料需求上涨;

  (2)由于钴资源成本高,供应不稳定,且2017-2018年上半年钴价一直处于高位,导致钴酸锂电池成本涨幅超过30%,部分数码电池企业为降低成本,在中低端数码领域加大三元材料替代钴酸锂,或者使用三元掺钴等方式降低钴的用量;

  (3)电动二轮车受新国标及铅酸电池涨价等影响,加大使用三元锂电池的应用比例;

  (4)三元材料价格在2018年维持高位,较2017年同期上涨15%~20%,到2018年第四季度才有较大幅度下滑。

  从三元材料的细分型号来看,2018年NCM523仍是市场主流,占比64.8%;NCM523占比最大,主要因为国内主要的方形动力电池、软包电池主要使用NCM523,其中数码电池主要使用Ni55系列,而方形使用单晶523(Ni50及Ni55),软包动力电池主要使用Ni50的二次球523。

  高镍市占比在2018年提升到7.7%,较2017年提升4.4个百分点。2018年国内高镍(NMC811、NCA)三元电池开始大规模应用,宁波容百、湖南杉杉、当升科技、厦门钨业等正极材料企业的高镍三元产线先后投产,并实现批量供应给锂电企业。

  高镍占比保持提升的主要原因有:

  (1)受政策及终端长续航里程诉求等影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不断提高,国内企业在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上加大投入,乘用车用三元电池比例上升,高镍材料应用加速;

  (2)以力神、比克、鹏辉等为代表的圆柱电池企业相继推出高镍811、NCA电池产品,并率先应用数码及圆柱动力领域,这带动高镍三元材料需求增加;

  (3)锂电池降成本、低钴化诉求日益强烈,促使三元正极材料向高镍低钴化(Ni83、Ni85、Ni88等)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三元前驱体产能与三元材料产能对比,前驱体产能偏紧,国内前驱体企业也开启扩产模式。随着新增产能释放,现有市场竞争格局很有可能被打破,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

  2018年高镍三元和上游核心原材料成为企业布局的重点,环节上各主流三元正极材料企业新增产能主要针对高镍三元(或高镍产线兼顾NCM622和NCM523),随着新增产能陆续投产,行业竞争将更激烈。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通过对全国主要三元材料企业、配套企业的实地调查,结合对三元材料行业领军人物的面对面采访,收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而撰写本报告。本报告对2018年中国三元材料行业的发展特点、主要产品、出货量产值、未来市场情况等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并就未来三元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