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直报员供求信息会员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材料 > 市场分析 > 正文内容
化工新材料:自给率逐年提升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报     更新时间:2022-10-08 15:48:22
        化工新材料产业是强国及强军的关键保障,是“兵家必争之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把提升化工新材料水平作为强国之基。2021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量近3000万吨;自给率再创新高;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受下游新能源和汽车轻量化需求井喷式增长拉动,大批业内外企业积极投入锂电池及可降解材料的研发与生产,推动了我国化工新材料新业态的发展。
 
        十年间,产业政策的积极推动和行业协会的精准服务,叠加上下游需求的强劲拉动,国内化工新材料发展如虎添翼,作为石油和化工行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已成为全行业发展最快的领域。2021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量超过2965万吨,较2015年的1681万吨提高76%,2015~2021年年均增长10%;实现销售收入9616亿元,较2015年增长2.7倍,2015~2021年年均增长24.4%。
 
        行业发展亮点层出不穷。十年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一是自给率稳步提高。由于海外企业开工负荷有所下降,让出部分市场份额,国内企业迎来巨大市场空间。2021年行业自给率有较大提升,已接近75%的目标。
 
        二是一大批核心技术实现突破,高端聚烯烃和工程塑料等产品得到拓展应用。2021年,以盛虹石化光伏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树脂为代表的化工新材料拓展了市场应用领域,打破了原来跨国企业在这些领域的垄断。在工程塑料领域,南通星辰的溶液法聚苯醚新产品投入运营。此外,国内己二酸法己二腈也实现了稳步运行。
 
        三是一批专业化工新材料企业加快崛起。一些传统优势企业,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国中化等石化化工央企,华润、中车、中材等产业链下游央企在高端聚烯烃、工程塑料、膜材料和特种纤维领域引领行业发展,万华化学、巨化、湖北兴发和泰和新材等地方企业,以及盛虹石化、东岳、合盛硅业、久吾高新等民营企业,也都在各自细分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产品技术水平正在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四是以化工新材料为主业的专业化工园区迅速成长。如高端聚烯烃和工程塑料产业集聚发展的上海化工园区、宁波石化经济开发区、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齐鲁化工园区、大亚湾化工园区;氟硅材料集聚发展的常熟氟化工园区、东岳氟硅新材料园区、江西星火有机产业园区;以聚氨酯为主业的烟台万华工业园、宁波大榭开发区、淄博高新区园等,这些产业聚集区已成为推动我国新材料发展的核心载体。
 
        新能源催生新业态产生。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新材料专委会统计,2021年以来,化工新材料在建项目个数达233个,占到国内石化行业在建项目数量的60%,投资将近4731亿元,占石化行业投资总额的近1/4。这些项目中,投资最多和最热的是新能源和可降解材料。其中,1,4-丁二醇的投资热情非常之高,已建和在建产能达1085万吨,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等可降解塑料的在建产能达240万吨,磷酸铁锂、六氟磷酸锂、聚偏氟乙烯的在建年产能分别为200万吨、26万吨和近30万吨。这些产能如期投产后,对整个化工新材料的补短板将是非常大的促进。
 
        近年来,受新能源和汽车产业迅速发展拉动,2021年国内锂电池产量大幅攀升,锂电池材料行业产值已达2400亿元。其中,正极材料产量比上年增长了108%,磷酸铁锂产量比上年增长了233%,包括钴酸锂、锰酸锂以及三元正极材料等正极材料的产量都有了井喷式发展。增长最为显著的是磷酸铁锂,业内外投资热情极高。锂电池隔膜材料的产能和技术水平也都有了较大跃升,2021年产量比上年增长将近130%。锂电池材料受到资本和企业热捧,在产企业纷纷扩能;各路产业基金及上游原料和下游电池企业也纷纷介入,助推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多元化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