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石墨烯纳米带(GNR) 由于其独特的光学,电子和磁学特性,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在其众多的合成方法中,自下而上的液相合成法在在液相分散的GNR大规模生产中具有众多优点,例如明确的结构,可控的长度,宽度和边缘结构。尽管实现了液相可分散的GNRs,但由于缺少合适的接枝部分,难以克服GNR的p-p堆叠。因此,液相中GNR的研究受到阻碍,超分子自组装和有序超结构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研究。最近有学者研究了GNRs接枝亲水柔性聚乙烯氧化物,为超分子自组装GNR的基础研究开辟了道路,并将结构定义GNR的研究扩展到水相基领域。 【成果简介】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的贺晓鹏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的麦亦勇教授(通讯作者)等人在Angew. Chem. Int. Ed上发布了一篇关于s石墨烯纳米带的文章,题为“Supramolecular Nanostructures of Structurally Defined Graphene Nanoribbons in the Aqueous Phase”。作者通过液相合成法合成了GNR接枝亲水柔性聚乙烯氧化物(GNR-PEO), PEO接枝率为42-51%,在GNR浓度高达0.5 mg mL-1溶液中中具有优异的分散性。GNR-PEO的刷状结构在水相中导致了1D分层自组装行为,形成了超长纳米带或具有可调平均直径和间距的弹簧状螺旋结构。在水分散体中,超结构的光谱在近红外范围内吸收,说明光子能量转化为热能。 【图片导读】 图1 GNR-PEO的分子结构及其在水中可能的分层自组装机理图解
图2 GNR-PEO在水相中的分散和超分子纳米结构
(b) GNR-PEO分散体的浓度与PEO的分子量的关系图; (c) GNR-PEO1000在THF和水中的UV/Vis光谱; (d-f) 水中GNR-PEO的上层结构典型TEM图像。 图3 GNR-PEO的TEM和AFM图像
(c) 标有相应尺寸的弹簧状螺旋的高倍率TEM图像; (d) 真实的弦结构; (e) 非螺旋部分的高放大率TEM图像; (f-g) 双链螺旋结构的AFM高度分布图; (h) 非螺旋部分的AFM高度图像; (i) 沿着白色虚线穿过条状结构的线轮廓。 图4 样品的热图像
(b) GNR-PEO水分散体的热图像; (c) 不同低维材料水分散体的热图像。 【小结】 作者合成了一系列结构良好的GNR接枝有不同长度的PEO线圈。GNR-PEO样品具有42-51%的接枝率,并根据PEO长度显示出高达0.5mg/mL的高浓度水分散性。GNR-PEO得益于独特的杆状线圈刷结构,具有明确而坚硬的骨架几何结构,在水中表现出一维分层自组装行为,根据PEO长度生成了可调节直径和间距的纳米带或弹簧状螺旋。水中的GNR-PEO超结构表现出优异的光热转化性能和高效率。这篇文章不仅为GNR自组装的基础研究开辟了道路,同时还将GNR研究扩展到广泛的水基领域如水凝胶或光热肿瘤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