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直报员供求信息会员
当前位置 > 首页 > 橡塑高分子 > 行业动态 > 正文内容
下游”马太效应“凸显 顺丁交易活力不足
文章来源:未知     更新时间:2019-04-28 13:48:38

 

近几年,国内顺丁橡胶行情起起伏伏,其年度均价价差颇大,但是产量和消费量变化不大,产量基本在75-80万吨/年,消费量基本在100万吨/年附近。顺丁胶价格高低似乎和其需求状态并不构成简单的线性关系。

   众所周知,在顺丁行业的下游需求及主要细分领域市场中,轮胎行业是居于主导地位,约占顺丁需求量的七成。很明显,轮胎行业的需求表现能够直接反映出顺丁橡胶的消费情况。

   由于大大小小的轮胎企业数以万计,统计工作十分困难。因此只是统计部分大型轮胎企业的财务报告,见下表,来揭示一下顺丁橡胶的需求情况。

   上表中,有四家轮胎企业的营业收入实现了增长,其中,玲珑轮胎增长率近10%.青岛双星未公布年度财报,预估与2017年基本持平,风神股份营业收入大降,与环保减产关系密切。对于净利润而言,除却中策橡胶未公布数据和华谊集团轮胎业务亏损,其他五家企业均实现了“盈利”。赛轮轮胎净利润增长率1倍有余。另外,风神轮胎扭亏为盈。

   大型轮胎企业营业收入基本实现增长,其主营业务均为轮胎,营业收入的构成公式:营业收入=产品销售量×产品单价,因此来看,大型轮胎企业的轮胎销售量或轮胎销售价格基本出现了上涨,轮胎单价主要是各轮胎企业上调轮胎价格,产品销售量基本是市场占有率的提升,而这也是供给侧改革的结果。

   对于厂家盈利情况,原材料采购价格下降基本是共同普遍的因素。风神轮胎采取严控其他成本费用支出,赛轮轮胎的优势是越南工厂产能利用率大幅提高。双星轮胎部分工厂升级成“工业4.0”智能化工厂导致盈利能力下降。

   大型轮胎企业销售和盈利能力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从资金、技术、订单等方面全方位领先中小轮胎企业。11000元/吨价位的橡胶采购价格,绝对可以使大多数轮胎企业生产出现盈利。轮胎企业原材料采购积极性偏低应该与其他原因关系密切。目前轮胎行业已处于投资大而又微利的“红海时代”,“马太效应”愈发明显,尤其是中小企业“如履薄冰”式生存,缺乏稳定订单的焦虑和资金链薄弱实质性的减少了企业采购原料的欲望,进而压制了橡胶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对于顺丁橡胶而言,在下游轮胎面对对外贸易壁垒和对内订单争抢的局面下,需求难有明显提升和支撑。因此,若顺丁市场价格出现持续性涨势,供应量大幅下降才是关键。然而今年国营顺丁装置检修计划太少。

   相关新闻